English

梁实秋访问延安被拒真相

1998-05-10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赵志峰文

1923年,梁实秋清华毕业后赴美留学。异域三载,形成了他在创作中坚持将描写与表达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性作为文学艺术的文学观。正是由于他坚持自己的这种文学艺术观,围绕着他的种种恩恩怨怨、是非曲直也就相伴而来。

20年代末30年代初,梁参加了那场著名的文学阶级性的论争,在与鲁迅的一场笔墨官司后,梁实秋成了鲁迅笔下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抗战爆发后,梁因为力主抗战,上了日本宪兵队的黑名单。1938年,梁实秋接编重庆《中央日报》的《平明》副刊后,一番《编者的话》又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他说:“现在抗战高于一切,所以有人一下笔,就忘不了抗战,我的意见稍有不同,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不必把抗战截搭上去。至于空洞的抗战八股,那是对谁都没有益处的。”对于梁的上述言论,左翼作家们认为他是在鼓吹“抗战无关论”,梁实秋在进步人士的眼中成了灰色和倒退的代名词。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再次把梁实秋作为替资产阶级文学服务的代表人物提出来,予以批评。

1940年初,梁实秋欲随同“国民参政会华北慰问视察团”访问延安,被中共点名予以拒绝,认为梁“拥汪主和”,视梁实秋为最不受欢迎的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